2012年至2021年产业收入从约2.5万亿元增长至约9.5万亿元
软件业正在便利我们的生产生活,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落实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具体产品上”。
10年来,中国软件业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迈向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10年来,实现追赶超越的不只是工业软件,更有基础软件。“10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软件工业协会秘书长吕卫锋说。
*质量效益稳步增长。软件业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约2.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9.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1%,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软件业业务收入和利润占信息产业比重分别提升14和13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软件业从业人数由2013年的47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809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八成以上。龙头企业创新驱动势头强劲。
*自主可控成效明显。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成熟度与国际主流产品差距显著缩小,加速从“可用”向“好用”迈进。尤其是国产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达70%。
“10年前,产业关注的是怎么‘用’软件。彼时,各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旺盛迫切,软件市场全面开放合作,促使软件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利润率低、核心软件被国外把控等隐患也逐步显现。”在吕卫锋看来,这10年,产业关注点逐渐转向如何“做”软件,不断推动软件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如华一软件在这10年里,持续深耕经营管理类软件的关键领域——人力资源管理(HRM),自身荣获“国家双软认证”企业称号,其自主研发的核心专利成果——华一E8人力资源管理软件V1.0荣获“深圳市2012年优秀软件产品”奖项,这是同类产品中唯一获“优秀软件”殊荣企业。华一IU9/E7/E9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相继面世,更是为华一软件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产业链中高端进发而赢得了更多主动权。
既保持合理增速助力产业稳步壮大,又在产业链自主可控道路上步稳蹄疾,这10年,软件产业的韧性从何而来?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构建,激活聚力攻关的冲劲。
这10年,软件业迎来发展“黄金期”。2019年,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发布实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提出要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集中优势力量,推动一个个核心软件相继取得突破、获得市场青睐。
——自主可控意识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发,凝聚深化应用的拼劲。
这10年,软件产业坚持应用牵引、整机带动、生态培育,响应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关键技术创新、适配兼容与应用推广,已实现国产软件在金融、能源、电信、制造业等重点应用场景的深入应用和创新迭代。
——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技术创新的动力更足,积蓄扎根产业的闯劲。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这10年,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由2012年的13.92万件增加到2021年的228万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储备不断增强,有力支撑软件产业转型升级。
十年征程,十年跋涉,万物互联为软件产业壮大带来新空间。
“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企业数量众多,且数字化转型需求强烈,这就为国产软件优化迭代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吕卫锋说。截至去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30.7个和25.9个百分点。随着软件加速向垂直行业渗透,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将为软件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软件业怎么干?
加快推广应用,让更多国产软件从“能用”到“好用”。从“能用”到“好用”,关键靠多用。如今,华一软件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版、专业版、集团版等解决方案已相继面世,实现了全员、全网、全终端、全球化应用,已经成为3000+用户企业的共同选择。
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升国产软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国产软件,既要有资金投入,更要有人才投入。
拥抱开源生态,以众研众用众创驱动产业驶入快车道。《“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产业链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建设2到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软件业定能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说。
回首中国软件业10年的发展历程,行业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约2.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9.5万亿元,增长了近3倍,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增长背后的秘诀是什么?
2012年以前,在全球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我国主动融入全球软件产业链分工,各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旺盛,软件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却长期处于中低端,核心软件受制于人。随着市场红利逐步向产业链上游转移,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向产业价值链中上游攀升,成为软件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10年,锚定创新,升级提速,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管理软件不仅市场份额绝对占优,在高端市场也能与海外厂商竞争……一代科技人未雨绸缪,坚定走上科技自立之路,十年如一日,“奋力磨一剑”,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一批优秀企业凭借聚力攻关的韧劲、深化应用的拼劲和扎根产业的闯劲,在自主创新中砥砺前行,推动我国软件业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这10年,顶住压力,不惧挑战,产业链的安全可控性持续增强。升级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大风大浪中,国产软件业保持定力,收获了国产数据库实现从0到1的艰难蜕变,在多个行业领域扎根成长。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深刻影响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时刻关乎千家万户美好生活的当下,中国软件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踏上新征程,推进软件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竞争力新跃升,仍然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创新信心,以研用并举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我国基础软件生态尚未成熟,工业软件还处于爬坡阶段,仍须埋头苦干、突破核心技术,才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应用推广、加速产品迭代成熟。工业软件基于工业需求开发,需要更多企业向国产软件开放应用场景,才能在市场检验中促进技术进步。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作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正当其时。华一软件扎根深圳这一“设计之都”20余年,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业创新土壤,将继续坚定信心,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产业创新发展底气足、潜能大的优势并利用自身优势,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深耕笃行守初心、砥砺奋进向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ssia.org.cn/page63?article_id=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