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内集团企业来看,国内大型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以下五点最为明显。
1.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不够扎实
基础不扎实,人力资源数据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不能满足人力资源决策需求。集团企业的管理控制上,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基本属于分散、自治型,人力资源数据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不能为人力资源整体配置提供支持,导致人力资源决策上的困难。集团总部对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从而无法有效的开展集团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2.集团管控能力比较弱
一般来看,集团总部还没有建立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能力素质模型、岗位体系、薪酬体系、绩效体系、培训体系等方面都不够完善。下属企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管理,管理水平不一,横向交流不多,存在各种由于管理水平不到位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管理漏洞。
集团企业难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势,无法做到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集团所属企业往往相互之间互不通气,企业之间存在较强的人才流动壁垒,人力资源的 本位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一些企业在某一专业方面的人才紧缺,而可能有的企业则人才过剩,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和人才流动困难,使得企业之间无法进行人才流动, 从而难以做到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另外,在人才招聘、人员培训、人员考核方面往往也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3. 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没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薪资、福利、保险等每月的核算须耗尽大量的人力成本。在员工管理方面则需要消耗大量的办公费用,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导致员工的满意度降低。
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对应,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4. 信息化基础薄弱
人力资源信息化实施成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畅通的网络、流程的规范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但很多集团企业管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 员工素质差距大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会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尽量做到“傻瓜化”。但也有的从业人员缺乏正规的学历教育,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信息化的难度加大。
国情因素导致信息化难度加大
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差异较大。集团企业往往地域跨度很大,使得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地域跨度问题,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现阶段中国“法制”化水平还比较低,“人治”尚不能完全根除,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给信息化建设带来较大障碍。信息化建设往往要求考核体系透明、刚性,而恰恰这点,在中国难以全面推行和实施,也正是这一点,往往使得集团企业花了很大代价,推行了十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但能够真正使用起来的只是基础的信息管理部分,难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全面优势。
既然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那么大的问题与挑战,那么集团企业可以采取什么对策呢?我们下回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分享自华一软件www.szcesoft.com
转载请保留出处